欢迎来到广州南方学院 · 达人书院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达人学术 > 学术讲座 > 正文
达人书院博雅讲座系列(六) | 唐诗细读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人:达人书院 发布时间:2022-07-24 22:10:00 浏览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当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6月22日下午三点,广州南方学院达人书院特别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国际东方诗话学会副会长蒋寅教授在5教105室做“唐诗细读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讲座。


孙立院长


达人书院孙立院长代表达人书院致词,首先欢迎蒋寅教授到书院传经送宝,接着向同学们介绍蒋教授的学术研究专长和学术研究成果。蒋寅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特别在唐宋文学、清代诗歌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造诣深厚,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学术品格,希望同学们虚心向蒋老师学习。


蒋寅教授


蒋寅教授首先告诉同学们,唐诗有多种读法,“文本细读”只是其中的一种。“文本细读”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英美新批评的术语。“文本细读”主要关注作品本身,将文学作品视为独立自足的整体进行研读。现代人多联系社会文化背景、作家生平与创作、思想主题等方面去展开文学阅读,不太注重作品本身的品读,特别是不“将文学作品视为独立自足的整体”进行研读,常常不能品出“诗家三昧”。其实,翻开中国古代诗学理论著作,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也有自己的诗文细读理论和方法。

蒋教授接着分别从体制、结构、格调、音韵和自然高妙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细读理论和方法,并举唐诗为例进行细读的实践分析。譬如,在讲从“体制”入手细读唐诗时,蒋教授指出体制与类型相关,诗歌的类型有其体制上的基本要求。如干谒诗,其体制上的基本要求是有明确干谒的对象,展示自身的优势或者才华,表明希望得到提携的请求。蒋教授以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为例进行分析,指出诗题中的“张丞相”表明了干谒的对象,前四句写洞庭湖的辽阔和波浪的汹涌,暗示了诗人的胸襟和向往,接着以“无舟楫”为过渡,委婉透露想要渡到彼岸的困难,最后两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提携的请求。但是,在有些唐诗版本中,这首诗的题目写成了《临洞庭》,那就变成纪游诗了。纪游诗在体制上的基本要求是纪游玩的地点、名胜、风物和感受。如果按纪游诗的体制要求,这首诗就不是一首好诗了。实际上,孟浩然这首诗题是《临洞庭上张丞相》,而不是《临洞庭》;是干谒诗,而不是纪游诗。《临洞庭上张丞相》完全符合干谒诗体制的要求,因而成为唐诗中的名篇。他认为读诗应该“先体制而后工拙”,准确把握诗的体制,才不会做出有失偏颇的评价。

蒋教授接着分别从结构、格调、音韵和自然高妙四个方面,举许多唐诗实例,一一进行精到的分析和讲解。如怀古诗的结构有实溯和虚溯,注重古今对比,转折有明转和暗转。诗的格调即注重形式和风格;诗的音节即注重用字的平上去入,讲究字词的搭配、音调的和谐、抑扬顿挫以及和谐流畅。

最后,蒋教授结合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为同学们解释唐诗中自然高妙的诗品和境界。他表示唐诗韵律之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领略到的,而要细细品味方能领会。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大家仍意犹未尽,踊跃提问。





最后,陈建森副院长对本次讲座做总结。他指出蒋教授既是古代文学的学者,又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专家,还是一名诗人。他既有文学理论素养,又有诗歌创作的实践经验。因而,他的“唐诗细读的理论和实践”有三个特点:一是从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提炼出中国的“文本细读”理论,并能将古代文论的术语进行现代的阐释;二是用中国的“文本细读”理论解读中国的文学作品,鞭辟入里,而不是“隔靴搔痒”;三是将“文本细读”与文艺学探析相结合,既有具体深入的细致分析,又有文艺美学的高屋建瓴。


陈建森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