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南方学院 · 达人书院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达人学术 > 学术讲座 > 正文
达人书院博雅系列讲座 (四) | 品二十四诗桥,通古典文学道
发布人:达人书院 发布时间:2021-11-29 06:50:00 浏览量:

11月25日15时,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认识,培养中国传统艺术审美观,罗韬老师结合自己学习《二十四诗品》的历程,给同学们分享古典艺术作品欣赏和研究的心得,于学术报告厅进行了名为“通往古典艺术的二十四桥”的讲座。


01

主讲人介绍



罗韬

 羊城晚报社主任编辑,曾任羊城晚报编委兼副刊部主任,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著作:《张九龄诗文选注》《半半集》《移花就镜一二十四品诗 书画印通释》(以上三书均为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获奖情况: 2015年在羊城晚报主持《大年城小议》,获广东新闻奖二等奖在《广东文艺》发表《从说唱的三大发展趋势看广府南音的盛衰》获第32届田汉戏剧奖论文二等奖。《移花就镜》一书获《南方周末》202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推荐书。

孙立院长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主讲人罗韬老师丰富的履历,以及他对艺术文化的深入研究。并简单对罗韬老师要讲的主题背景进行解释,以便同学们能够理解。同时,院长也表达了对同学们积极参与课程的欣慰之情。

孙立院长在给同学们介绍

 课程中,罗韬老师《二十四诗品》的分析讲述,引领同学们感受诗书画印戏曲等古典艺术的独特魅力,提升个人对中国古典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一方面,罗韬老师在讲座中旁征博引,使得课程人文气息浓厚,而另一方面,罗韬老师的风趣幽默,所举之例的生动形象也为课程增添了许多趣味。



02

讲座伊始



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罗韬老师开讲时首先为在场同学乐于学习“无用之学”感到高兴,展示了留存有160年的刘熙载真迹一副,并评论到刘熙载的《艺概》也是不朽存留,将诗书画打通的作品,表示自己也是如同酿豆腐一般将《二十四诗品》纳入《艺概》,继承了两者共有思路,融汇贯通艺术作品的不同形式。


罗韬老师认为艺术作品无关意识形态变迁,永远是不可或缺的民族瑰宝。通过例证他指出,中国艺术作品的话语权也在某种时期呈现出将评价话语权让渡给了外国人的倾向,究其原因则是中外话语权一定程度的不对等。这也是罗韬老师开展中国艺术作品相关课程的原因。



03

深入探究



 《二十四诗品》之所以成为中国诗学话语的基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相比之《文心雕龙》《沧浪诗话》等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作品中对诗歌类型定为九种,西方席勒的二分法和黑格尔三分法的粗略划分,《二十四诗品》多达24种风格分类,分类更全面体系更完整,而这24种风格又可以划分为三类:标准性即稳定的典型的,突破性即解放的发挥个性的和对比性即矛盾多样化的包涵性。


罗韬老师在介绍《二十四诗品》



04

深刻解读



(一)品之三味“分别为品尝,品味和品类


1.品尝,美的主观性。

以舌而非耳,寓意亲身体会。罗韬老师举例了俞平伯先生给学生讲诗的例子表明诗之美需沉浸其中自品的态度。


2.品味,美的客观性。

罗韬老师说诚如万事万物的规律一般美具有客观性,有公共标准。


3.品类,墨子云“察类明故”。

罗韬老师认为分析来龙去脉有助理解诗歌的内涵《24》正是由此思路展开了对古典文学的品鉴。

(二)纵参与横参是参的两种途径。


 罗韬老师分析了纵参的三种具体内涵:


1.深人无浅语。读诗不可只看不读。


2.用字推敲斟酌。作诗时字字珠玑。


3.见解深刻。诗意无垠畅想无边。


 罗韬老师在讲到这种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时,举黄庭坚的《书摩崖碑后》一诗为例,拓展了诗作完成的背景以及黄作诗的目的以便深入解读。罗韬老师还课堂上采用了广州话的朗读方式,读来抑扬顿挫,感情传达十分到位,同学们听后自发地鼓起掌来。


罗韬老师在讲解《书摩崖碑后》


 在提及横参时,罗韬老师说“横参需将艺术作品不拘于形式地进行比较分析”。


 罗韬老师列举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戏剧《白蛇传之借伞》、关良的《空城计》画作、王福痷的《蝴蝶不传千里梦》印等文学作品当中的艺术手法,得到了绮丽品的“三有三去”、“达意高于状物”的画诀等观点。


最后,罗韬老师以合参的形式通过不同的比较分析“寻味与听解”两种寻味途径加深了同学们对艺术作品中表现主义的理解。



05

讲座结尾



 罗韬老师在课程尾声里坦言自己对中国文学艺术的期冀,他希望艺术之树能常青,需要在场的同学们共同努力代代相传,世世传授,让艺术不朽不灭,若要艺术生命常在,那么同学们则应保持创作热情。

同学们积极向罗韬老师提问


 到了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了罗韬老师的清晰解答。


孙立院长与罗韬老师合影留念


 孙立院长最后发表讲话,再次肯定了罗韬老师的文学素养和本次课程开办的积极意义。并且院长鼓励同学们多多参与,为传统中国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